南阳医专三附院眼科专家为我们解读为什么会近视?近视的病因有哪些呢?
1、营养问题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近视的形成除遗传外,营养不良也脱不了关系。眼睛在生长发育期间缺乏某种或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使眼球组织变得比较脆弱,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眼球壁的巩膜容易扩张,从而使眼睛的前后轴伸长而发生近视。处于近视高发期的青少年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饮食:
有研究发现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患者应多吃含铬、锌较多的食物。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牛肉、糙米、麦麸、动物的肝脏、葡萄汁、果仁等含锌和铬较多,可适当增加食用。
维生素 虽然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在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适当多补充维生素A、B1、B2、C及E。
富含维生素A、E的食品有蛋、奶、肉、鱼、肝脏。维生素A最好的食物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禽蛋等;胡萝卜、菠菜、苋菜、苜蓿、红心甜薯、南瓜、青辣椒等蔬菜也可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柿子椒、西红柿、柠檬、猕猴桃、山楂等新鲜蔬菜和水果。
补肝益肾的食物 这些食物主要有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蜂蜜、虾、鱼、肉、蛋等。
蛋白质 巩膜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构成眼球坚固外壳。缺乏蛋白质不仅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也会使巩膜的弹性降低,容易拉长形成轴性近视。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
钙 钙的含量较高对增强巩膜的坚韧性起主要作用。食物中牛骨、猪骨、羊骨等动物骨骼含钙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他如乳类、豆类产品、虾皮、虾米、鸡蛋、油菜、小白菜、花生米、大枣、深绿色蔬菜等含钙量也较多。
铬、锌 人体铬含量不足,就会使胰岛素调节血糖功能发生障碍,诱发屈率性近视。锌在眼内参与维生素A的传递与运输,维持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正常组织状态,维护正常视功能。
多数近视儿童爱吃零食、挑食、偏食,吃的大多是精制粮和快餐食品,这些食品中缺乏营养物质或营养物质破坏较多。缺乏的食物种类越多,总量越大,近视的发生率越高,近视的程度也越高。
少吃糖 糖吃多了,血糖含量增加会引起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近视的发生。过多的糖分和高碳水化合物就会使眼内组织弹性降低,微量元素铬的储存量减少,使得眼轴容易变长。另外,吃糖过多会使血中产生大量的酸,酸与体内的盐类,特别是与钙盐中和,在血液中还原,造成血钙减少,这样就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伸长,也造成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近视的防治是多方面的。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在日常膳食的基础上,注意某些物质的补充可以对防治近视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2、近距离工作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视近负荷是单纯性近视眼最重要的原因。视近负荷包括过近用眼及视近时间过长。近距离工作和近视眼的发生及发展存在剂量梯度效应。研究发现阅读时间长的学生近视眼患病率表现高于阅读时间短的学生。阅读及近距离工作时间越多,近视眼进展越快(P<0.001);阅读距离越近近视眼进展越快(P=0.002)。同胞间屈光度一致性随其年龄差的增加而减小。相差2岁的比数比(OR)为5,相差10岁的只有2.5。因同胞之间无论差几岁,其遗传背景是相似的,对比数比随年龄差增加而减小最合理的解释是,年龄相差小的同胞比年龄相差大的同胞所暴露的环境更相近。
3.地区差异及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比乡村近视眼的患病率明显高,这个现象随年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农村生活更接近自然,空气新鲜。这和其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及饮食营养均有关。并且农村学生看电视和用计算机的机会少。
4、照明与阅读姿势
关于光线对人眼影响的研究意见不一致。上海曾观察10所重点中学学生使用台灯后的视力变化,指出不良的局部照明方式严重影响视力。环境与作业面的亮度对比越大,越易引起视力疲劳。白炽灯对视力的影响要比荧光灯大。也有研究认为照明和近视眼无关。
阅读姿势不良亦会造成视力减退。阅读距离越近,脖子倾斜度越大。这种姿势使离读者较近的视面受头的遮挡而变暗,引起同侧瞳孔扩大,影响视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不能肯定阅读姿势不良是近视眼的原因还是结果。
5、遗传因素
近视眼是一类和遗传有关的眼病。有关近视眼遗传问题的研究开始得很早,说法亦多。如隐性遗传、多因子遗传;低度近视眼为多因子遗传,高度近视眼为单因子遗传;单纯性近视眼及少数病理性近视眼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大多数病理性近视眼为隐性遗传。
Duke-Elder很早就提出遗传的作用。(1)屈光不正可以遗传;(2)遗传特性的传递由多因子决定;(3)低度和高度屈光不正的遗传性不同;(4)眼屈光性质主要由遗传而不是由环境因素决定;(5)双生子作为研究对象有很重要意义;(6)不同种类的屈光有不同的遗传类型;(7)<4D近视眼的遗传事实表现为单卵双生子的高度一致性,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有人认为隐性遗传。双生子研究发现近视眼遗传率0.58-0.91。Zadnik等分析结果表明父母近视眼史与孩子屈光不正的相关性比儿童近距离工作与其屈光不正的相关性密切。问题在于孩子在继承了眼球大小和形状等遗传因素的同时可能也沿袭了父母的习惯。
6、眼部因素
1.视觉剥夺
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病变、晶体后纤维增生、视神经病变等,均可诱发近视眼,称为“视觉剥夺性近视眼”。推论婴幼儿期眼睑遮盖所引起的轴性近视眼是机械效应或热效应的结果,而不是视觉输入异常的结果。
2.角膜异常
角膜异常和近视眼有明显关系。角膜混浊伴发近视眼是一普遍现象,主要见于早年发病者,且多表现为高度近视眼。角膜散光对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意义也十分肯定。
3.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变性者为何近视眼居多,原因不明。
4.眼压
眼压是保证眼球形状及维护人眼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在眼球的生长过程中影响眼球的轴长,即近视眼与青光眼之间有一定联系。如青光眼出现在婴幼儿期,眼球壁向各方向延展,形成“牛眼”。如眼压升高出现在前部巩膜完全发育成熟后,后巩膜易受压力作用而膨胀,使眼轴变长。David等及Tomlinson研究发现眼压和眼轴正相关。上海的统计资料表明高度近视眼的开角型青光眼发生率为正常人的6~8倍。而在开角型青光眼中,近视率46.9%,高于正常人群(近视率为30.9%)。
5.眼的调节和辐辏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为了看清物体,调节不断加强,睫状肌持续收缩,引起紧张或痉挛而引发近视眼。近视眼形成伊始调节力处于低下状态,为看清目标而靠近物体,于是睫状肌功能更趋降低,如此恶性循环使近视眼进一步发展。
7、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对眼睛的杀伤力是很深远的。包括过度疲劳、藏手擦眼、卧床看书等。一个坏的习惯就足以毁掉一双好眼。
8、意外伤害
天灾人祸,不可预料,头部或者眼睛收到意外的撞击或者伤害,都可能影响视力。比如爆竹、车祸、拳头击打眼部等。几率比较小,伤害比较大。
9、心理因素
这是比较容易受忽视的一个因素。过度的紧张、抑郁都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害怕戴眼镜,该戴不戴;渴望戴眼镜,不该戴乱戴。都会影响视力。
10、病变药毒
眼病(红眼病、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等)非眼病(糖尿病、颈锥病、高血压、持续发烧等)都有可能短时间或者长时间的影响视力,一些药物和病毒也会影响视力。包括眼药水,用到有依赖性了也会影响视力。眼睛本身老化(黄斑病变,视锥细胞密度下降等)也会影响视力。
11、睡眠不足
因为眼睛的发育和视力调节主要受植物神经的支配,当植物神经出现功能紊乱时,眼内睫状肌就会出现异常收缩,使眼轴变长,从而形成近视。目前,一些眼科专家认为,眼部植物神经,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失调,是引起近视眼的病理基础。眼科医生的调查和统计资料证实,造成眼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首要因素,是缺乏睡眠时间。因为眼睛实质上是大脑组织的延伸部分,故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必会影响眼睛的健康。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半数以上的学生不能保证充分的睡眠,这与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的增高有很大关系。
12、粉尘污染
粉笔从其化学成分构成上来讲,主要成份为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少量的氧化钙以及其它少量的金属元素如铁、镉等,即使现在市面上原始粉笔的改进型为无尘粉笔,只不过是在原始粉笔中加入油脂或聚醇类物质作粘合剂,再加入比重较大的原料,使粉笔的比重和体积都增大,不易飞散,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明显。以粉笔的化学酸碱度来看属于弱碱性物质,从其物理性质即粉笔在书写和粉笔擦除过程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浓度、分散度、比重、形态、硬度、溶解度等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危害具有现代特征的现代教具如幻灯机、投影机、电脑以及实验室等重要设备,影响这些设备的性能,使用质量和寿命。同时由于大量使用必然需要开采大量的石灰石、矿和石膏矿,这样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对学生由于长期黑板白字、白纸黑字、以及教室粉尘污染所引发学生近视问题的调研资料显示:我国1992年资料与1980年同类资料相比,10年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学生视力下降率平均上升了23.45%,目前我国小学生视力低下率达21.91%,初中生为55.86%,高中生为75.79%,大学生接近80%,均每年呈上升趋势。据对我市金水区二小、郑州市57中等学校共计2839名学生的调查显示:郑州市金水区二小学生弱视率为15.76%、郑州市57中初中部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0.44%、高中学生近视患病率为74.7%。
南阳医专三附院眼科专业准分子治疗近视医院,南阳准分子治近视选择南阳医专三附院眼科www.yzsfyyk.com